Wednesday, July 15

《溫哥華的朝日》感想

很早就看完這部電影
但為了怕還有人沒看過所以在DVD發售日才PO







感覺這是一部紀錄日裔移民在加拿大討生活的影片
不是一部商業片會去探討的主題

原先電影預告片的確有提到主題
但是宣傳的重點都擺在棒球身上
所以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勵志的電影
但實際上電影省略了商業電影慣用的的元素
以導演所想傳達的藝術性、寫實性及紀錄性為主

這部電影充滿以下數種元素:

一、深焦鏡頭

眾所周知擅長使用深焦鏡頭的知名導演是侯孝賢
沒想到這部電影也這麼常使用
深焦鏡頭(一個鏡頭用長鏡頭到底)
所營造的不是與觀眾的親近感而是疏離感
在很多藝術電影中常看到
所以當這部電影中深焦鏡頭不斷出現時
我忍不住就分心了....(不擅長藝術片)

二、背影鏡頭

不知道為什麼不論是主角、配角
導演非常喜歡拍他們的背影
也沒有配樂、也沒有台詞
就是拍他們的走路的背影
來來回回非常多次

三、音樂

缺乏配樂是這部戲最大的問題
電影本身想拍成類似紀錄片的企圖很明顯
雖然當中還是少少的出現一、兩首背景音樂
可是也不是那個年代的音樂
有可能導演認為音樂不重要
也有可能他就是想營造OO的氛圍
但是就是這樣更讓這部片子充滿非商業片的氣息

四、台詞

不知為什麼其實幾乎沒什麼台詞
演員幾乎都是靠表情在演戲
就拿民眾私下聚在一起的戲來講
也幾乎都沒啥台詞
棒球員們幾乎滿臉OO、民眾不滿
但是也都講不了幾句台詞
或許可以說被剝削過的人連講話的力氣的沒了
但是只靠這樣的演出還是太抽象了

五、愛情

這部片子從缺
我不相信編劇沒辦法寫出一些東西
但是導演就是沒有放進來
大大減低了這部片子的可看性
(例如的美國片《珍珠港》就很好運用了愛情元素)

六、歧視

這是導演想表達的主題之一
遠渡重洋的日本人懷抱夢想
在外國打工可以賺錢寄錢給日本的家人
但是面臨薪水是加拿大人的1/3的慘況卻絕口不提
日系第二代就學、就算成績頂尖也拿不到獎學金
即便貧窮的他們非常需要獎助金才能繼續進學
加上日本移民本身也不願意學英語
反正日常生活只跟日本人來往
即便下一代已經會講英語
但能做的工作也只能是低賤的工作
真正好的工作完全沒有他們的份

但是外國移民進入本國搶了本國人的飯碗
外國移民還指望獲得「公平」的待遇
世界上有這麼美好的事嗎?
哪一國有?
百年後台灣學生跑去澳洲打工遇到的剝削還不是一樣?
歧視出現並不奇怪、應該說很正常
沒有歧視的發生才是不正常


七、戰爭

自從日本偷襲珍珠港事變之後
造成即便住在加拿大的日本移民也受到殃及
除了全部遭到開除外
戰爭期間還必須住進集中營
甚至到戰後一年也還不放出來
當然想要打棒球更是天方夜譚
即便如此也沒見到日本移民罵祖國的情形

八、娛樂性VS.藝術性

在重建那個年代的日系民居上
棒球場上、道路上、酒館內
演員的穿著打扮上
這部片子都達到一定的水準
但是娛樂性呢?老實說不高
沒有有趣的主題、也沒有愛情
充滿了歧視、悲慘的生活、壓迫的社會底層
究竟展現出什麼?

我認為這部電影最想表達的是「無奈」兩個字
好比KAME飾演的羅依
是一位天才型的投手(沒有人教他)
可是沒有父親、有著病重的母親
生活的重擔壓的他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
卻還被主角邀請去幫球隊投球
但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還打什麼棒球?!

但是小小的奇蹟因為隊長的意外而發生了
因為棒球賽的勝利
給這群完全不指望有改變可能的日本移民一些希望
似乎棒球的勝利也找回了部分民族自信
讓部分加拿大的白人也另眼相看
但是奇蹟是短暫、不常發生的

不論在哪個年代
大家都希望可以發生奇蹟
但奇蹟不會憑空發生
而發生奇蹟後也不代表會繼續下去
雖然加拿大政府正式將「朝日軍」納入殿堂
但是幾乎沒幾個「朝日軍」能活著看到
而這段歷史就算被電影揭露出來
所引起的迴響也是.......






No comments: